多彩校园生活

三下乡 | 在东湖,非遗与科技整了个狠活!

发布时间:2025-07-03    作者:    点击数:

传承千年非遗,探索现代科技。7月3日,泰山科技学院“乡村100绘”基层赋能实践团继续扎根于泰安市东湖社区,开展非遗快闪体验活动。实践团志愿者们设计十余项非遗、科技体验项目,带领小朋友们穿梭于非遗与科技交织的奇妙世界。

指尖造梦:非遗手作的奇幻之旅

看!这里怎么人头攒动?原来是非遗手作!在剪纸体验区,实践团成员肖春雨手持彩纸与剪刀,经过一番刀下游龙,一个雪花跃然纸上。小朋友们也跃跃欲试:在实践团成员的帮助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剪出形态各异的作品,尽管手法稚嫩,却满溢童真童趣。

这长长的队伍正是非遗漆扇体验区,志愿者们正与小朋友们一同将扇子缓缓插入色彩缤纷的颜料盆中,随着扇子慢慢取出,五彩斑斓的色彩在扇面上晕染开来,相互交织,一幅绚丽画卷徐徐展开。每一把漆扇都独一无二,它们以独特的艺术语言,为小朋友们生动地展现出“色彩”那神奇而迷人的魅力,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

寻根忆乡:非遗文化里的时光穿梭

石敢当拓片作为泰安本地特色非遗项目,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实践团成员樊灿拿出刻有石敢当图案的石板,向小朋友们讲述石敢当镇宅辟邪的传说。与此同时,李卓然细致示范拓印步骤,小朋友们认真观摩后,纷纷行动起来。在实践团成员的帮助下,小朋友们成功在宣纸上拓印出石敢当图案,亲手触摸家乡历史文化的脉络。

非遗彩绘区同样如火如荼,小朋友们排着队,满心期待着自己的独特变身。“姐姐,我想要一个漂亮的花仙子。”实践团成员苏瑶依据小朋友们的愿望,用细腻的笔触在他们脸上绘制出各种生动的图案。小朋友们互相展示,脸上洋溢着喜悦。

动手创想:DIY的科技大冒险

实践团不但展示了传统非遗,还为社区带来了现代科技。DIY项目点燃了小朋友们强烈的探索热情。实践团成员展示了自动感应饮水机、声控机器人与泡泡车三个科技感十足的项目。当小朋友们把手靠近,自动感应饮水机便潺潺流出水流;声控机器人在指令下行走、转身;轻轻推动泡泡车,五彩泡泡梦幻般涌出。小朋友们沉浸其中欢乐玩耍时,一颗科学的种子也在心中悄然种下,这也是“乡村100绘”基层赋能实践团努力的方向与意义所在。

仿生之秘:自然启迪科技探索

在仿生蝴蝶飞行展示区域,实践团成员孙毅然手持仿生蝴蝶模型,向小朋友们讲解其模仿蝴蝶飞行的原理,展示蝴蝶翅膀的独特结构和动力装置后,他来到空旷处放飞仿生蝴蝶。蝴蝶在空中轻盈地扇动翅膀,翩翩起舞。小朋友们的目光紧紧跟随,眼中满是惊叹,领略到科技与生物巧妙结合的魅力,感受大自然对科技发展的启迪。

泰山科技学院“乡村100绘”基层赋能实践团将持续深耕校地共建,以自身艺术专业优势与热忱之心为基石,紧密贴合东湖社区的实际需求,策划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

“看到小朋友们对非遗和科技如此着迷,我们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了。不但让小朋友们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他们心中播下热爱传统文化与探索科学的种子。”

——赵玉喆(海右书院/艺术传媒学院)

“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体会到志愿者的责任担当。未来,我们将开展更多基层赋能活动,为小朋友们打开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张晓晗(五汶书院/艺术传媒学院)

(供稿:艺术传媒学院“乡村100绘”基层赋能实践团  撰稿:孙毅然  摄影:王岳文 王瑞 管彤语 孙毅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