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活动主要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强团支部凝聚力,连接故乡和人心,核心目的在于传递家乡发展动态,让外界看见故土的新变化、新机遇,同时唤醒学生的乡愁记忆,凝聚情感共识。宣传自己的家乡,为家乡发展注入新动能;也能记录乡土文化、传统习俗的传承故事,避免地方特色在时代变迁中被遗忘。对受众而言,它更是情感纽带。新闻稿里的街巷、人物、事件能唤起归属感,成为他们了解家乡的重要窗口;对于我们,报道能增强其对家乡发展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激发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为享受学校完满教育的号召,进一步提升基层班级团支部活动的品质,增强班级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金融学专升本1.3.4班特此举办这次“家乡分享会”。

活动开始,当五湖四海的学子汇聚泰山科技学院敢当书院,家乡的记忆与故事便成了彼此心中独特的风景。随着校园文化多元化发展,学生对“在地文化”与“异乡风情”的探索需求日益增长,既能打破地域认知壁垒,也渴望在交流中找到情感共鸣,在校学生家乡分享会由此应运而生。

此外,在快节奏的校园生活中,分享会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放下学业压力、展现个人风采的温暖平台。通过讲述家乡故事,学生既能深化对自身文化根源的认同,也能在互动中收获友谊,让校园成为连接不同地域文化的桥梁,最终营造出包容、多元、互学互鉴的校园文化氛围。走出家乡分享会的教室时,心里满是温暖与惊喜,这场关于“家乡分享会”的交流。

分享者们用鲜活的讲述把我们带到了各个角落:分享者有人指着梯田照片,说那是祖辈种了三代的水稻田,春播时的蛙鸣比课本里的文字更生动;有人展示奶奶手作的刺绣,针脚里藏着当地嫁女的传统习俗;还有人模仿家乡话的腔调,一句简单的问候就让全场笑作一团。

本次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成功离不开同学们的支持,这场分享会没有复杂的流程,却像一场“云游中国”。它让我发现,每个家乡的故事都独一无二,而正是这些不同地域的文化碎片,拼凑出了更鲜活的中国。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在泰山科技学院校园里,因“家乡”这个共同的话题,多了一份彼此理解的温柔。
(撰写:郑秀文)
(摄影:郑秀文 朱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