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校园生活

从原木到发间雅饰:手工木簪制作,体验值拉满!

发布时间:2025-04-17    作者:    点击数:

木雕的刀下春秋:藏着先人的“加密故事”

在北纬28°东经118°的那片土地上,油纸伞曾带着大家穿越时空,感受民俗与艺术碰撞的魅力。而在北纬29°东经89°这一神秘坐标,木雕艺术在此生根发芽,历经岁月的洗礼,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情感,每一道刀痕都刻下了历史的印记。从古老的建筑装饰,到精美的民间手工艺品,木雕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如今,木雕召唤大家前来探寻其背后的“纹章密钥”。

从石器时代刻到唐宋的手艺通关指南

随着木雕“时空大门”开启,工作人员化身引路人,带领大家步入木雕天地,穿梭历史长河,见证其发展历程。从新石器时期人类用磨制石器打造质朴木制品,寄托生活向往,到秦汉工艺升级、唐宋鼎盛,木雕承载着深厚的历史魅力。

当大家沉醉于悠悠古韵时,木雕技艺的“知识大门”悄然敞开,立体圆雕、浮雕、透雕等技艺让人惊叹。大家听讲得十分认真,脑海中构思创作,迫不及待拿起工具,体验木雕创作的乐趣。


木雕进阶之路,从0到1的新手养成记!

终于到了动手环节,工作人员为每个参加者发放了簪子图纸和雕刻工具。有小巧而锋利的刻刀,粗细不一的砂纸,还有形状各异的锉刀。当工具落入手中,大家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兴奋与期待在眼中涌动,现场的氛围也热烈起来。

雕刻开始,大家很快就进入状态。他们身体微微前倾,紧紧握住刻刀,手臂肌肉紧绷。刻刀接触木头时,有的人手腕轻转,小心翼翼地推动刻刀,一点点刻出形状;有的人则下手果断,用力适中,刻痕又深又稳。过程中,大家不时停下来,仔细观察木头的纹理,调整角度后再次投入创作中。

制作过程中,当大家雕刻用的力道不同时,刻刀就很容易跑偏,一旦失误就会影响整个簪子的成品效果。有人眉头紧锁,拿着木材向旁人求助。被求助者总是热情回应,边讲解边示范,耐心地指导怎么控制刻刀的走向。一来一往的交流中,大家频频点头,汲取经验后,又重新沉浸在雕刻里。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大家的动作愈发熟练,刻刀在木头上轻快地游走。遇到需要精雕细琢之处,便放慢速度,精准控制刻刀;遇到可以大胆处理的部分,则快速去除多余木料。最后,再用砂纸打磨,从粗砂纸到细砂纸,一遍又一遍,簪子变得光滑细腻。最终,一根根饱含创意与情感的木簪在大家手中诞生,每一支都独一无二,承载着这段难忘的木雕创作记忆。

簪有独“终”,Happy Ending大结局!

在制作簪子的过程中,大家充分享受创作的乐趣,深刻领略到民俗文化的独特韵味,也收获了一份独一无二的珍贵回忆。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木雕活动,原以为只是单纯的雕刻,但在雕刻过程中,我会因失误而心烦,却也在不断调整中学会耐心与专注。这不仅是技艺体验,更让我懂得慢工出细活,生活也需这般沉下心,才能雕琢出美好。”

——大数据与会计(专)24-3马方方

“本以为木雕会很简单,上手才发现难度不小。一开始,我连握刀姿势都不对,力度也掌握不好,总是刻歪。但在不断尝试中,我慢慢找到了感觉,看着手中的木块逐渐有了形状,成就感油然而生。这次体验让我明白,木雕是一场磨炼耐心与专注力的修行。”

——大数据与审计(专)24-1尚子旋

(供稿:颜玉玉  摄影:陈连涛 杨钰涵 马方方 岳湘君 张丽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