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雪盛时,寒酥舞成诗。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与大雪节气的相关知识,12月6日下午,大数据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社团服务部在五汶书院轻食厨房顺利开展了【别样话节气】之“雪兆丰年,节至瑞祥”主题活动,师生们欢聚一堂,共同体验传统文化,感受节气之韵味。


活动伊始,主持人术沛然通过节气知识小讲堂环节详细得给大家讲解了“大雪”节气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习俗。围绕大雪节气的内涵、大雪节气气候特点、大雪节气民俗活动这三个方面来分别讲述了大雪节气的相关传统文化知识。通过对大雪的初步认识,大家对大雪这个节气以及其蕴含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也对于接下来的亲手制作糖葫芦和品尝美味水饺环节充满了期待。


在开始制作冰糖葫芦前,工作人员提前为同学们准备了白砂糖以及各种新鲜的水果等材料,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冰糖葫芦的制作,为寒冷的冬日添加甘甜。为了更好地进行这项传统手工艺活动,同学们首先分成了熬糖组和串糖葫芦组,分工明确后便紧锣密鼓的开始制作了。负责熬糖的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将白糖倒入锅中,用文火慢慢熬制。随着时间的推移,糖浆的颜色逐渐由浅变深,散发出诱人的甜香。熬糖组的同学们紧张而专注,生怕火候过了头,影响糖葫芦的口感。在他们的精心操作下,糖浆最终熬制得恰到好处,金黄透亮,粘稠度适中。负责串糖葫芦的同学们也是干的热火朝天,他们精心挑选了各种水果,用竹签将它们巧妙地穿插在一起,每一串都是色彩斑斓、充满创意,让人垂涎三尺。同学们互相帮助,笑语盈盈,整个厨房内充满了温馨和谐的氛围。当熬糖组的糖浆熬制完成后,串糖葫芦组的同学们便将串好的糖葫芦一个个浸入糖浆中,再轻轻提起,让糖浆均匀地裹在水果上,等待糖浆凝固后,大家便迫不及待地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咔咔”是脆的!同学们脸上都洋溢起满足和快乐的笑容,亲手制作冰糖葫芦不仅让大家体验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更在过程中培养了耐心与细致,增进了与他人的交流,享受了创造美食的乐趣。




制作完冰糖葫芦后,同学们开始了煮饺子和汤圆的工作。饺子鲜美馅满堂,汤圆甜蜜心团圆。同学们先是烧水,水开后,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饺子和汤圆下入锅中,期待着美食的诞生。随着时间的推移,饺子在水中翻腾,汤圆在水中沉浮,整个教室都被食物的香气所笼罩。终于,饺子和汤圆熟了,同学们兴奋地拿起碗筷,开始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一口饺子,满口鲜香;一颗汤圆,甜蜜入心。大家边吃边聊,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房间。这种自己动手、共同分享的快乐,让每位同学都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开心。在这个温馨的时刻,同学们不仅享受到了美食,更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节日的快乐。大雪时节,同学们在泰科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大雪,让天气变得更寒冷,但是在泰科,同学们有亲手制作糖葫芦的机会,能吃上热乎的饺子和汤圆,大家共同制作,一起品尝。虽然天气寒冷,但通过这次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大雪时节的理解,涵养了文化底蕴,更让大家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传统工艺的乐趣。孙博同学说道:“大雪节气,我们围炉煮饺子、汤圆,手作冰糖葫芦,不仅抵御了寒冷,更在动手实践中感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温馨的活动,让我体会到团结协作的力量,也让我对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情感认同!”


二十四节气凝结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智慧,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意义。本次【别样话节气】大雪节气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让同学们在制作冰糖葫芦和吃饺子的过程中感受大雪节气背后的文化底蕴,加深了对中国传统节气的热爱,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探究民俗文化的兴趣,发扬民族文化,做文化传承人,扎中华根、铸民族魂的决心!
(供稿:大数据学院 撰稿:翟一帆 摄影:大数据学院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