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校园生活

泰山科技学院|“What Made Me?”在情绪代谢中,寻找你的答案

发布时间:2024-12-05    作者:    点击数:

你可曾思考过,到底是哪些因素造就了现在的自己?11月27日下午,300余人带着这个疑问来到了汶阳书院的撷阳庭院,一场由建筑工程学院微光寻迹专项志愿服务队开展的一场以“What Made Me”为主题的心理探索情感疗愈活动正徐徐展开,随着不同的体验,大家也渐渐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答案。

心灵探索:“What Made Me”

“What Made Me”的现场设置了独具创意的缠线互动体验区,这也是开启心灵之旅的第一步。上醒目地呈现着五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分别是“你怎么想的?”“是什么促使你创造?”“什么让你生气?”“什么让你快乐?”“是什么让你改变的?”每个问题都被巧妙地分配了不同的颜色,宛如开启内心宝藏的多彩钥匙。

参与者们饶有兴致地挑选着不同颜色的毛线,斟酌着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串联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一条个人可视化的情感路径逐渐清晰,仿佛是在绘制一幅专属于自己的心灵地图,大家借此深入探索自我构成,去发现那些平日里不曾细想的内心深处的点滴。

当完成这一充满意义的缠线体验后,参与者们便能领取到不同颜色的棒棒糖,而这小小的棒棒糖又开启了后续丰富多彩的活动之旅。

温情“小狗”,暖心陪伴

拿到橙色棒棒糖的参加者便来到了有各种可爱纸小狗的展示区。参与者可以在准备好的卡片上写下自己的心里话、愿望或祝福,然后领养一只纸小狗作为陪伴。或许现在的你正处孤独与彷徨,但是在这只“小狗”的陪伴下,相信你可以实现许下的愿望,感受到世界美好与温情!

意识共创,诗韵萌生

绿色棒棒糖带领大家走向“诗的诞生”。在这个小摊位里,大家拿起笔在纸条上写下不同的“意识碎片”,这些碎片经过巧妙地灵感碰撞,最终诞生了一首首饱含众人情感与智慧的“诗篇”,大家也深刻体会到了集体创作带来的独特成就感。

摆脱标签,拒绝定义

刻板印象是对我们自由发展的一种束缚。红色棒棒糖便指引参与者来到刻板标签前,我们将“打破”这无形的束缚。面对一个个被定义的标签,参与者们纷纷拿起红色马克笔涂掉了自己最无法接受的一个,并留下反驳与鼓励的话。一起挣脱外界赋予的种种固有标签,重新认识那个本真、多元的自己,让内心获得更多自由与舒展。

湛蓝扎染,解锁未知

蓝色棒棒糖开启了扎染新天地,参与者在组织者们的带领下运用折叠、扭曲、绑扎等技法对布料进行造型处理,解锁属于自己独特的花纹样式。未知的花纹样式如同我们的未来,我们永远无法预知未来是什么样子,却可以通过把握现在去塑造未来。因此把握当下,认真“捆扎”好我们的学业,未来的蓝图才能无比绚烂。

在探索答案的过程中,大家不断深入探索心灵、释放自我,真正的疗愈不是逃避痛苦,而是学会与之共舞。每一次心灵的触碰,都是通往自我觉醒的桥梁。“What Made Me”也许寻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人生答案,但却可以让此刻正在迷茫的你站在属于自己的高度,看自己该看的风景。

(供稿:建筑工程学院 撰稿:微光寻迹专项志愿服务队 摄影:杨岳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