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入学第一堂课是团委的赵锦阳老师给我上的,也是从那一节课开始,我知道了完满教育。当时还很好奇,为什么会叫“完满教育”,”完满”这个词好像并不是很常见,多听到的是“完美”、“圆满”,当时也就按这两个词的意思对“完满教育”进行了表面上的理解,我想它大概的意思应该是说让学生在大学中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使大学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而不留遗憾。
大学生活开学后,一切都很快步入正轨,当初梦寐以求的大教室、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都一下子变成了现实。在完满的道路上,我与其他小伙伴们一同前行,我必定不是那一个最优秀的,但是,我能亲身感受到在我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

一、完满改变——能力
在校期间,我加入了团委直属部门秘书部,是一名干事。秘书部平常的工作应该是少不了写听会议纪要、撰写新闻稿。刚开始对这些事请真的是一窍不通,不知道该如何下笔去写,也不知道要写什么内容。但在现在看来,经过了那么多次的锻炼,反反复复的修改后,也觉得写新闻稿并不是什么难事。其实在刚开始并不了解秘书部的工作是什么,经过这么长时间下来,我好像是万能的工具人,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我组织过活动,也干过后期工作写新闻稿,都在不同的方面锻炼了我的能力。总之,多一次工作就会多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也真的挺享受这个锻炼自己的过程。在组织活动的时候,或者是在写新闻稿的时候,我觉得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一定要用心。用心才能干好一切工作。马马虎虎是永远干不好任何工作。
其实在写每一篇新闻稿之前,心里都会有不想写的这种想法。但是只有静下心来,坐在电脑跟前,丢弃心中的一切杂念,用心去写,才能写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
从刚开始不知道新闻稿是什么,到后来对新闻稿的写法比较熟练,但是可能在用词方面、规范方面还是有所欠缺。但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这就是我的一种进步,熟能生巧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就像团委高姣姣老师说的那样,我们做的是一些幕后的工作,正因为如此,我才需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对工作中的细节负责,在对工作中细节的处理,我还是做的不够到位,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是需要多给自己一些机会,多锻炼自己的能力。

说实话,我真的挺喜欢秘书部的工作,但是要说喜欢写新闻稿这就是假的了,我内心会存在一种矛盾心理,刚开始会有一万个理由不想写,但是当完成一篇新闻稿之后,就像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内心的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而这份成就感,就是我写下去的动力。
我还加入了品牌营销与新闻中心这个部门,是文编组的一员,还是没能逃离掉写东西这个任务。起初来新媒体面试,真的是阴差阳错地进来的,刚开学那段时间微信推文一直在更新招新的信息,自己就报了很多部门的面试,想锻炼一下自己。当时可能是因为其他面试就错过了融媒体的面试。过了两三天微信又发新媒体的招新,当时我傻傻地认为,融媒体和新媒体是一个部门,还以为又扩招了哈哈,我就去参加了新媒体的面试。很幸运,我通过面试了。我一直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句话,如果我去了融媒体面试,(在赵锦阳老师能录用我的情况下),我就不可能进入团委工作,更不可能进入新媒体工作,多了锻炼自己的机会。
起初来新媒体,我喜欢刷微博是想来运营微博的,但后来才理解并不是喜欢刷微博就能运营好微博,是我想得太简单了。李宵老师就把我安排到了文编组,说实话我自己不是很擅长写东西,也没有那种独特的文人情结,从刚开始写迎新晚会的预告文章,我和小伙伴合作写,到现在的自己独立完成一篇文章;从之前小心翼翼地写到现在能够大胆放开了写,这真的是我的进步。每次能静下心来去完成一篇文章,写完之后,我真的很享受那一种成就感。
来到这,我尝试了很多之前没有尝试过的事情,当群众演员拍抖音视频,真的是很好玩很有意义。我吧,刚开始表现得挺内向的,可能我是属于慢热型的,渐渐熟悉之后,我才能放得开。这么长时间以来,跟大家在一起真的很开心很快乐,我认为我的主动性还不够好,李宵老师把我拉到影像组里,却没有主动去学习有关摄影的一些东西,前几周写字画画,也把学习排版的工作给搁置了。增加学习的主动性,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对摄影其实一直都比较感兴趣,我喜欢一个摄影师五年了,他叫金浩森。从他身上我真的学到了很多,教会了我要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因为平时太忙、工作比较多,我只能去看看他拍的照片。我的一个梦想就是要去见他,真正的拿起相机,学会摄影。我在想如果我20岁时拿起相机,坚持到30岁,说不定我会很厉害了。
很感谢新媒体这个部门,能让我有展示自己的平台,也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二、完满改变——心态
在大学里结交了很多好朋友,他们也带给了我很多欢乐。我的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心态也慢慢发生了变化。我不会因为一件小事而生气或者是想太多,心中想开了许多,可以说变得更加没心没肺、大大咧咧。我认为这才是大学生最美好的样子。就拿这次报名这个交流活动,我自己犹犹豫豫了很长时间,想报名,但是没有信心吧,不报名,又觉得不试一下会有遗憾。就突然一下子想开了似的,心中的声音告诉我,我要尝试一下,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天我开始写这篇心得。出国交流的目的,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体会一下他们的生活,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我可以把我学习的书法文化、工笔文化与他们分享,想想还听让人激动的。
既然报了名,我愿意为之付出我的努力,不是有句话这么说,尽人事,听天命嘛!
小张始终坚信,来日方长,未来可期!

(供稿:行政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