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团活动

Student association

【行政管理学院】筑牢职场法律防线,明晰权益契约精神 ——行政管理学院举办第二期“法律训练营”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12    作者:    点击数:


4月11日下午,行政管理学院在瞻岩书院青春乌托邦106室举办了以“筑牢职场法律防线,明晰权益契约精神”为主题的法学训练营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山东盈和盈律师事务所于晓月律师担任主讲,为我院备战法考的学生提供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专业讲座。

明晰合同要义,筑牢权益根基


17838


于晓月律师首先系统阐述了劳动合同的法律属性与基本分类,明确指出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定依据。在讲解过程中,于律师通过对比分析固定期限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适用场景,结合法考命题特点,深入解析了试用期的约定标准,特别指出了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同岗位最低档工资80%的关键规定。


17172


于晓月律师针对电子合同这一新兴签约形式进行了重点解析。她现场演示了完整的合规电子签约流程,并强调要符合《电子签名法》的具体要求。“虽然电子合同与传统纸质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但必须注意保存完整的原始电子数据。”这给法学专业的李先轲同学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表示这个要点不仅有助于应对法考案例分析题,对今后从事法律工作也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洞悉职场陷阱,规避法律风险


114B5


本次讲座聚焦法考重点内容,剖析了大学生就业中的高频法律风险。于律师通过“三方协议违约”案例,详解就业协议书法律效力及维权要点。于律师还现场指导学生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通过实操演示企业信用查询、经营异常排查等资质核查方法,培养法考要求的法律实务操作能力。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有效提升了法学学子应对法考的能力。


1C192


在互动环节,法学专业的赵靖同学提出自己的疑惑:“很多同学在实习时签订的是实习协议而非劳动合同,这两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于晓月律师就这个问题从三个维度进行了专业解析:一是法律关系不同,实习协议属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二是权益保障差异,劳动合同享有更全面的劳动法保护;三是适用法律有别。她特别指出:“即使用人单位与学生签订的是实习协议,仍需遵守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时间等基本劳动保障规定。”

明晰维权路径,守护合法权益

于律师在宣讲过程中系统梳理了劳动争议解决路径:

1、协商调解:推荐作为首选解决方式

2、劳动监察:详解“12333”热线投诉流程

3、仲裁诉讼:强调一年时效规定及证据准备要点


21BCD


本次讲座系统梳理了劳动合同法律知识体系,显著提升了法学专业学生的权益保护意识和法考应试能力。作为学院法考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法学训练营活动将持续开展,通过系统化的法律实务训练,既为学生未来职场维权提供专业支撑,又为其备战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夯实基础,实现职业发展与资格考试的双重保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