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源日益紧张、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3月19日下午3:00生活部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作盲盒,变废为宝”回收展示活动,于海右109拉开帷幕。此次活动旨在激发同学们对废旧物品回收利用的热情,鼓励大家发挥创意,将寝室中的一些废弃物转化为令人眼前一亮的艺术品或生活中的实用物件,为环保生活注入新活力。

活动伊始,主持人柯志毅先对参加者们以各个宿舍为单位进行了分组,随后讲述了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并观看了一条关于废弃垃圾对于地球的污染以及危害的视频,视频的最后运用了相反的视角来讲述如果每个人都保持着环保理念的情况下地球的环境该有多美好,这条视频迅速点燃了参与者的热情,对接下来的环节跃跃欲试。

紧接着,主持人宣布:“首先,我们将进行本次活动的第一个环节环保知识问答,这将考验大家对废旧物品的认知与环保知识的了解”。在答题过程中,面对像“废旧电池属于哪类垃圾”“寝室内哪些废旧物品不能回收”等问题,大家各显神通。一些对环保知识有深入了解的参与者迅速给出准确答案,展现出扎实的知识储备,而对于部分较有难度的题目,现场各组宿舍内部引发了热烈讨论,不同观点相互碰撞,进一步加深了大家对废旧物品和环保知识的理解。

在答题的最后,参与者们还在对环境知识问答意犹未尽,主持人趁热打铁讲道:“从刚才的抢答中,我们看到了大家对环保的深刻理解。但环保的终极答案,永远藏在我们的双手之间!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最激动人心的环节——“创意工坊:限时改造挑战”。
创作环节时间为半小时,参与者们大展手脚,诞生出一件又一件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由同学们寝室中日常的废旧物品制作而成,从废旧纸张、塑料瓶到废弃纸板、金属零件,在同学们的巧手下,都摇身一变成为了独具匠心的艺术品。

第一组宿舍中张籽一同学的“垃圾回收车”作品脱颖而出。张籽一同学讲到:“利用寝室废旧快递纸盒搭建环保车的车型,用彩色颜料对车身进行涂绘,废旧瓶盖则成了汽车的前车灯,望大家能够像这辆环保车一样——以创意为车轮,以行动为引擎,在生活的每个转角都点亮变废为宝的灯。整个作品充满了新颖,尤其是可开合的回收车身,更是引起其他参加者的惊叹,传递出对环保生活的向往。

另一组的李金国庆同学以废旧纸箱与卡纸组装而成的“奶牛垃圾箱”,通过巧妙的剪裁与粘合,牛头和牛尾能够灵活地活动,展现出他们宿舍对手工的灵活运用和探索,“虽然这个奶牛是废纸壳做的,但他该有的部位还是很全的,包括身上的细节都画了出来”李金国庆同学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引得现场参与者纷纷围观,欢笑不停。

创作者们热情地向围观同学介绍作品的创作灵感和制作过程。一位参与制作“分解火箭”的同学分享道:“我发现校园里有很多被丢弃的纸箱和杯子,觉得十分可惜。于是就想到把它们收集起来,制作成火箭,当然,我也要时刻提醒着大家爱护环境,珍惜资源”。同学们的分享不仅让大家深入了解了作品背后的故事,也引发了大家对环保的深刻思考。

在同学们的生活中,“没有垃圾,只有放错的资源”,每一件看似无用的废旧物品,都可能蕴藏着独特价值。此次废旧物品创意展示活动,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意与才华的舞台,更是希望大家都行动起来,将沉睡在宿舍内的“宝藏”利用起来,转变为生活中的艺术品,把这份热爱环境、“变废为宝”的热情带回家中、带入校园、带到生活的每个角落。
采写:田 齐 王慧君
摄影:司翔宇 王慧君
供稿:智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