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正文

泰科通识教学部开展教学磨课活动

时间:2025-10-13 16:23:57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为进一步提升通识课程教学质量,夯实教学基本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通识教学部共组织4次教学磨课活动,涵盖《生活中的经济学》《美术鉴赏与实践》《人工智能与未来》《古典音乐入门》《齐鲁历史与文化》《人格心理学》《哲学的对话》等7门课程。通识教学部主任刘会,通识课督导、电影评论中心教师孙惠,通识教学部全体教师参加。

在01次磨课中,《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组徐晶老师率先进行教学示范,展现规范的教学流程与清晰的授课逻辑,为后续教师树立了良好榜样。随后,各课程教师依次进行了授课展示,整体教态自然、环节完整,但在教学细节方面仍存优化空间。督导教师与在场教师围绕授课表现展开研讨,指出了磨课教师的具体不足并提出多项针对性优化建议:强化教学设计的逻辑性、突出教学目标、创新专业术语的生动化讲解方式、构建层层递进的问题链、规范教学材料撰写等。这些建议为磨课教师后续改进提供了明确方向。

在反馈基础上,各课程组围绕教学痛点开展集体备课,规范教学材料并调整了教学思路,教师于一周后进行了第02次磨课教学。

在第03、04次磨课中,教师展现出显著进步。齐凯老师运用多媒体等多元化教学手段,辅助抽象概念的形象化阐释;侯宁老师以“人工智能之父”图灵的生平故事为线索,丰富了课堂叙事,增强内容吸引力;聂盈老师聚焦齐文化与鲁文化的融合原因,从政权变革、思想融合、政策制定等多维度展开剖析,教学脉络更加清晰;孙瑶瑶老师借助互动演示生动呈现“通奏低音”“复调织体”等音乐技巧,并在课程小结部分总结巴洛克时期风格特征,实现教学环节的完整闭环;张凯慧老师设计学生自我测评表,推动心理学知识向自我认知转化;巩重阳老师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思考背后的根本”;高姣姣老师补充人工智能核心概念与实际应用案例,实现知识讲授的有机衔接。

4次磨课活动有效激发了教师对通识课程教学理念与设计的深入反思,为推动课程质量持续提升奠定了扎实基础。下一步,通识教学部将持续完善教研机制、深化教学创新,切实提升通识课程的育人成效与课堂吸引力。


通识教学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