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要闻  >  正文

泰山科技学院《生活中的经济学》教学团队荣获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全国先进团队

时间:2025-08-10 16:12:16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8月7日-9日,全国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成立十周年论坛在齐齐哈尔举行,联盟成员学校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员、骨干教师,来自全国各地的院校领导、负责人等参加。与会人员以课为媒,相约鹤城,总结十年课改历程,审视现实、分享成果、谋划未来,共创共享,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论坛期间组织开展了课程团队建设评比、说课比赛等活动。泰山科技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团队荣获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全国先进团队奖。此外,通识教育学院孙惠、李潇潇两位老师在“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成立十周年说课比赛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

《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是一门旨在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经济学原理的通识课程。它着重培养学生对经济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思考能力,将抽象的经济学理论融入生动的现实情境中。课程以“四维融创·五育贯通”为核心,联动线上资源库、线下书院教学空间,构建经济学锚点跨学科模式,借助“引-探-练-化”教学链与“1+2+3+X”柔性思政融入模式,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通过“四维五育”协同育人闭环,全方位赋能数字经济时代高情商经营管理人才成长。该课程荣获泰山科技学院一流课程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荣誉。教师团队立项山东省教育厅本科教改课题等省级课题16项,荣获山东省教师教学大赛三等奖。本次荣获优秀团队这一荣誉,不仅彰显了该课程在教学创新和实践应用方面的卓越成就,也是对我校教师在通识教育教学探索和团队建设上不懈努力的肯定。

在联盟举办的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创新说课比赛中,电影评论中心的孙惠老师讲解了学校通识课《从小说到电影》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教学实践路径及显著成效,创新性地提出了电影通识课程开展产教融合的可行方案,为影视教育与产业实践的深度对接提供了新的思路,荣获比赛二等奖。通识教学部的李潇潇老师聚焦《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的改革创新要点,即“六法四步一心”教学方法创新、“双融一练”教学模式创新、“1+2+3+X”课程思政体系创新,探讨课程与产业的重组事宜,荣获比赛三等奖。

作为联盟理事单位,与会教师积极参与各项会议环节,与其他成员单位共同探讨了联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工作计划,积极为推动应用型课程建设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李潇潇老师说:“参加联盟理事会议,让我感受到了联盟的强大凝聚力和对应用型课程建设的高度重视。作为青年教师,不断打磨课程是自我提升与自我实现的有效方式,未来将继续探索通识课程建设与联盟‘四真三化’教学法有机结合的新模式。”

本次论坛议程丰富多样,除说课比赛外,还涵盖产教融合基地参观、联盟理事会议、课程开发研讨、微专业建设交流等多个重要环节。这些环节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思路。孙惠老师表示:“在产教融合基地参观时,看到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与学校的教学内容深度对接,学生在基地里能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直接应用到实践操作中,这种‘学中做、做中学’的模式让我深刻体会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真谛”。

此次应用型课程联盟成立十周年论坛,教师代表积极向全国同行展示了泰山科技学院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取得的成就。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应用型课程改革与创新,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成立于2015年1月,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指导下开展工作,10年来,联盟始终坚持“教师视角、课改立场”,面向全国500多所院校,持续开展“师说课改、产教融合课改实验、课改沙龙”等活动,研发“四真三化(FT)”课程开发模式,吸引全国各院校300多万人次参与,在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